- 何永成;胡云飞;
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海外孔院的勃兴正是中国在崛起进程中关注"他者"、通过在"异文化"间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而重塑中国形象的一着战略性举措。其宗旨在于竭力寻求中国在后冷战时代权力结构中的国际话语权,进而有效推动中国在世界文化思想领域的实质占位。其缘起理应反思以下几个层面: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肯定性抗衡;图像虚无化架构中的全景式发声;权力外部化程序中的当下性迎拒。可以说,海外孔院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要和平实现"权力转移"的信号,它作为一种话语平台切切实实地为中国通过"公众外交"方式来实现话语施行者权力提供了契机。
2014年02期 v.22;No.7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何永成;胡云飞;
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海外孔院的勃兴正是中国在崛起进程中关注"他者"、通过在"异文化"间传播中国语言文化而重塑中国形象的一着战略性举措。其宗旨在于竭力寻求中国在后冷战时代权力结构中的国际话语权,进而有效推动中国在世界文化思想领域的实质占位。其缘起理应反思以下几个层面: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肯定性抗衡;图像虚无化架构中的全景式发声;权力外部化程序中的当下性迎拒。可以说,海外孔院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要和平实现"权力转移"的信号,它作为一种话语平台切切实实地为中国通过"公众外交"方式来实现话语施行者权力提供了契机。
2014年02期 v.22;No.7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郭爱萍;李壮爱;
本文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结合国内外实证研究,引入数学模型—逻辑斯谛函数,对外语学习过程中英汉双语的博弈及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认知发展受有限性资源的限制,过早学习外语不仅会对汉语造成一定的磨蚀,外语本身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动态系统理论,进而提出外语学习应在汉语达到较为稳定的状态,即汉语习得形成稳定框架之后开始,同时在双语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保持双语资源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英汉双语的共同发展。希望对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2014年02期 v.22;No.7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 郭爱萍;李壮爱;
本文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结合国内外实证研究,引入数学模型—逻辑斯谛函数,对外语学习过程中英汉双语的博弈及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认知发展受有限性资源的限制,过早学习外语不仅会对汉语造成一定的磨蚀,外语本身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动态系统理论,进而提出外语学习应在汉语达到较为稳定的状态,即汉语习得形成稳定框架之后开始,同时在双语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保持双语资源的均衡发展,才能促进英汉双语的共同发展。希望对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2014年02期 v.22;No.7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 周永平;
汉英语人体器官作量词,体现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又验证了语言的体验性。本研究创建了汉英器官量词双语语料库,将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突显观、隐喻观、转喻观整合为体认原则(ECP),并以其为理论框架对汉英共有的18个器官量词进行对比,发现:同一世界、相同的身体构造使汉英两民族有同样的体验,因此,汉英器官量词在认知上同远大于异;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导致汉英两民族对事物的识解方式不同,故汉英器官量词的小部分隐喻机制存在差异。
2014年02期 v.22;No.74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周永平;
汉英语人体器官作量词,体现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又验证了语言的体验性。本研究创建了汉英器官量词双语语料库,将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突显观、隐喻观、转喻观整合为体认原则(ECP),并以其为理论框架对汉英共有的18个器官量词进行对比,发现:同一世界、相同的身体构造使汉英两民族有同样的体验,因此,汉英器官量词在认知上同远大于异;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导致汉英两民族对事物的识解方式不同,故汉英器官量词的小部分隐喻机制存在差异。
2014年02期 v.22;No.74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徐义云;
冗余存在于各种语言中,英汉语言也不例外。适度的冗余在交际过程中能够起到礼貌、寒暄应酬、抒发情感、幽默讽刺、加强语义、解释说明、消除歧义、完整信息、修正信息、表达会话含义、反映人际关系等作用,能够促进交际的成功,帮助交际者达到交际目的。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英汉口语交际中冗余的语用功能,以帮助读者提高运用英汉口语交际中冗余的能力,使冗余能够更好地为日常交际服务。
2014年02期 v.22;No.74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 徐义云;
冗余存在于各种语言中,英汉语言也不例外。适度的冗余在交际过程中能够起到礼貌、寒暄应酬、抒发情感、幽默讽刺、加强语义、解释说明、消除歧义、完整信息、修正信息、表达会话含义、反映人际关系等作用,能够促进交际的成功,帮助交际者达到交际目的。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英汉口语交际中冗余的语用功能,以帮助读者提高运用英汉口语交际中冗余的能力,使冗余能够更好地为日常交际服务。
2014年02期 v.22;No.74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 曾国才;
语言研究的认知体验观认为,语言的形成是基于人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人们以事件为单位切分、理解和表达客观世界。英语特殊疑问句在构式语法视角下是一种疑问构式(Wh-construction)。Wh构式是一个既定的事件单位。在认知图形—背景和识解突显理论框架下,Wh语词+助词+其它语词?的句法动因是在Wh构式事件结构中,Wh语词表征的事件空间存在属性和助词表征的事件时间存在属性在认知主体的心智中受突显形成认知双图形(图形1和图形2),进而投射到句法层面。Wh构式中的其余语词信息是Wh构式的已知背景信息,从而形成Wh构式双图形-背景(FFG)认知突显模型。Wh构式双突显认知模型反驳了转换生成语法的Wh句式移位观。Wh双突显认知模型可提高Wh构式的习得效率,并对汉语的特指疑问句研究有启示作用。
2014年02期 v.22;No.7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 曾国才;
语言研究的认知体验观认为,语言的形成是基于人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人们以事件为单位切分、理解和表达客观世界。英语特殊疑问句在构式语法视角下是一种疑问构式(Wh-construction)。Wh构式是一个既定的事件单位。在认知图形—背景和识解突显理论框架下,Wh语词+助词+其它语词?的句法动因是在Wh构式事件结构中,Wh语词表征的事件空间存在属性和助词表征的事件时间存在属性在认知主体的心智中受突显形成认知双图形(图形1和图形2),进而投射到句法层面。Wh构式中的其余语词信息是Wh构式的已知背景信息,从而形成Wh构式双图形-背景(FFG)认知突显模型。Wh构式双突显认知模型反驳了转换生成语法的Wh句式移位观。Wh双突显认知模型可提高Wh构式的习得效率,并对汉语的特指疑问句研究有启示作用。
2014年02期 v.22;No.7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 刘晓萍;
徐盛桓的意向性解释三角理论在其哲学流派的归属、研究依据、研究对象等方面与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都是主客观结合的经验主义,都是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也都借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而且都是阐述意义的问题。意向性解释三角主要研究语言问题,而符号学思想则是试图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意向性解释三角是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继承与发展。
2014年02期 v.22;No.7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 刘晓萍;
徐盛桓的意向性解释三角理论在其哲学流派的归属、研究依据、研究对象等方面与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都是主客观结合的经验主义,都是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也都借用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而且都是阐述意义的问题。意向性解释三角主要研究语言问题,而符号学思想则是试图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意向性解释三角是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继承与发展。
2014年02期 v.22;No.7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 孙自挥;邱扬;
在梅洛-庞蒂的身体思想里,人的知觉的主体是身体,而且是一种现象学概念上的身体;身体是表达现象的场所,身体动作姿势是我们在知觉经验中的表达,这是语言的原初形态。我和他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身体间的关系,是"交织"的、"互逆性"的。身体还是"自然"世界与"文化"世界属性的统一体,"被知觉的世界"自身之中体现着"文化世界"。梅洛-庞蒂的身体思想对现象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2期 v.22;No.74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 孙自挥;邱扬;
在梅洛-庞蒂的身体思想里,人的知觉的主体是身体,而且是一种现象学概念上的身体;身体是表达现象的场所,身体动作姿势是我们在知觉经验中的表达,这是语言的原初形态。我和他人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身体间的关系,是"交织"的、"互逆性"的。身体还是"自然"世界与"文化"世界属性的统一体,"被知觉的世界"自身之中体现着"文化世界"。梅洛-庞蒂的身体思想对现象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02期 v.22;No.74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 任龙波;
近20年来,Levinson等(Levinson 2003:22-23;Levinson&Wilkins 2006:512-552)对于空间问题的研究,在国外学界重新引发了对语言相对论的讨论热潮。但是Talmy(2000:178;2005:199-234)针对语言空间系统提出了一个整体研究框架:基本空间图式系统。基本空间图式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成员部分、复合部分和增益部分。成员部分是由基本空间范畴和基本空间元素组成的一个封闭集合。各种语言的封闭语类形式都可以从成员部分提取构建空间图式所需的主要空间范畴和空间元素。这一框架反映语言共性。本文通过对Talmy空间系统的分析,认为物质空间域属于语言表达的基本域。语言空间图式体系类似拓扑系统,体现着语言共性。因此,Levinson等通过空间表征强调语言相对论或语言决定论的观点有失偏颇。
2014年02期 v.22;No.7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 任龙波;
近20年来,Levinson等(Levinson 2003:22-23;Levinson&Wilkins 2006:512-552)对于空间问题的研究,在国外学界重新引发了对语言相对论的讨论热潮。但是Talmy(2000:178;2005:199-234)针对语言空间系统提出了一个整体研究框架:基本空间图式系统。基本空间图式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成员部分、复合部分和增益部分。成员部分是由基本空间范畴和基本空间元素组成的一个封闭集合。各种语言的封闭语类形式都可以从成员部分提取构建空间图式所需的主要空间范畴和空间元素。这一框架反映语言共性。本文通过对Talmy空间系统的分析,认为物质空间域属于语言表达的基本域。语言空间图式体系类似拓扑系统,体现着语言共性。因此,Levinson等通过空间表征强调语言相对论或语言决定论的观点有失偏颇。
2014年02期 v.22;No.74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 段士平;
模糊限制语块是本族者英语口语体的重要语言特征,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策略。基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SECCL),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和定量统计方法考察了性别差异和口语水平两个因素对模糊限制语块使用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男女还是口语水平的高低,熟练使用的模糊语块数量有限,类型单一;性别与口语水平对模糊语块的总体使用均有显著影响;但分类检验的结果显示,性别仅未对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块产生显著影响;口语水平对缓和型模糊语块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对变动型模糊语块的影响不够显著。本文探讨了上述差异的原因及对口语教学和教材编写的启示。
2014年02期 v.22;No.74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段士平;
模糊限制语块是本族者英语口语体的重要语言特征,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策略。基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语料库(SECCL),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和定量统计方法考察了性别差异和口语水平两个因素对模糊限制语块使用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男女还是口语水平的高低,熟练使用的模糊语块数量有限,类型单一;性别与口语水平对模糊语块的总体使用均有显著影响;但分类检验的结果显示,性别仅未对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块产生显著影响;口语水平对缓和型模糊语块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对变动型模糊语块的影响不够显著。本文探讨了上述差异的原因及对口语教学和教材编写的启示。
2014年02期 v.22;No.74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姜秀娟;
本研究在分析汉语自然会话语料的基础上,对会话中人称指代语的优选原则进行了探讨,补充、完善了会话中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的构成、运作模式与等级。研究发现:1)会话语篇中人称指代语存在可识别性优选原则、最小化优选原则、关联优选原则、情境优选原则和文化优选原则五个优选原则;2)各原则间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竞争、控制、互补的复杂关系;3)会话中指称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各原则间不断相互竞争、相互约束、相互平衡的过程和结果;4)这五个优选原则在运作过程中呈现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中首先都要满足可识别性优选原则,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考虑其他原则,并尽量满足最小化优选原则,使指称形式最大限度地简化。
2014年02期 v.22;No.74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 姜秀娟;
本研究在分析汉语自然会话语料的基础上,对会话中人称指代语的优选原则进行了探讨,补充、完善了会话中人称指代语优选原则的构成、运作模式与等级。研究发现:1)会话语篇中人称指代语存在可识别性优选原则、最小化优选原则、关联优选原则、情境优选原则和文化优选原则五个优选原则;2)各原则间表现出不同层次的竞争、控制、互补的复杂关系;3)会话中指称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各原则间不断相互竞争、相互约束、相互平衡的过程和结果;4)这五个优选原则在运作过程中呈现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中首先都要满足可识别性优选原则,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考虑其他原则,并尽量满足最小化优选原则,使指称形式最大限度地简化。
2014年02期 v.22;No.74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 王宏俐;王芙蓉;
作为语言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语类分析法能够多视角、多层次阐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种交际事件。然而,迄今为止对政治竞选演讲的语类分析却罕有人涉足。本文选取当代美国总统竞选演讲稿十篇,定性探讨了该语类的语境配置特点和文本构建结构;本文能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一特定的语类,同时对语类分析和政治语篇研究者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4年02期 v.22;No.74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 王宏俐;王芙蓉;
作为语言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语类分析法能够多视角、多层次阐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种交际事件。然而,迄今为止对政治竞选演讲的语类分析却罕有人涉足。本文选取当代美国总统竞选演讲稿十篇,定性探讨了该语类的语境配置特点和文本构建结构;本文能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这一特定的语类,同时对语类分析和政治语篇研究者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4年02期 v.22;No.74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 孔玮;
隐喻是建构和解读诗歌语篇的有效策略,在诗歌中具有思维、认知和连贯功能。隐喻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是诗歌丰富意蕴的表现手段。本文以英文诗歌为实例,以Lakoff的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隐喻在诗篇中对于剖析诗人的思维活动、帮助读者建立对诗篇的认知以及构建诗篇连贯的重要作用。
2014年02期 v.22;No.74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 孔玮;
隐喻是建构和解读诗歌语篇的有效策略,在诗歌中具有思维、认知和连贯功能。隐喻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是诗歌丰富意蕴的表现手段。本文以英文诗歌为实例,以Lakoff的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隐喻在诗篇中对于剖析诗人的思维活动、帮助读者建立对诗篇的认知以及构建诗篇连贯的重要作用。
2014年02期 v.22;No.74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 张琳;
本文从纯语言的角度出发,在功能语法人际意义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一段对话中话语情态的选择和分析,揭示其语言如何通过情态表达情感意义和人物角色的关系,为更好地剖析和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探讨其角色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系统功能语法中利用人际功能探讨语篇主题意义提供了佐证。
2014年02期 v.22;No.74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 张琳;
本文从纯语言的角度出发,在功能语法人际意义的理论框架下,通过对《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一段对话中话语情态的选择和分析,揭示其语言如何通过情态表达情感意义和人物角色的关系,为更好地剖析和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探讨其角色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系统功能语法中利用人际功能探讨语篇主题意义提供了佐证。
2014年02期 v.22;No.74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 董晓波;
西方语言规划取向从问题到资源、权利和生态,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体现了人们对语言职能的不断深入的思考。探究西方语言取向的演变历史,转变传统语言规划片面的狭隘观念,把语言看作"战略",在语言战略观的指导下制定我国的语言教育政策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建设和谐生态的语言社会。
2014年02期 v.22;No.7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 董晓波;
西方语言规划取向从问题到资源、权利和生态,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体现了人们对语言职能的不断深入的思考。探究西方语言取向的演变历史,转变传统语言规划片面的狭隘观念,把语言看作"战略",在语言战略观的指导下制定我国的语言教育政策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建设和谐生态的语言社会。
2014年02期 v.22;No.7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 倪锦诚;
本文通过实验探究交互作用阅读策略、自下而上阅读策略和自上而下阅读策略的有效性问题,并通过问卷方式调查这三种阅读策略使用度与英语阅读水平的相关性。实验发现:学习者英语阅读水平相近时,交互作用阅读策略的有效性显著高于自上而下阅读策略式或自下而上阅读策略。问卷发现:自上而下阅读策略使用度与英语阅读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交互作用阅读策略或自下而上阅读策略的使用度与英语阅读水平则不存在正负一致的显著相关性。
2014年02期 v.22;No.74 63-6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 倪锦诚;
本文通过实验探究交互作用阅读策略、自下而上阅读策略和自上而下阅读策略的有效性问题,并通过问卷方式调查这三种阅读策略使用度与英语阅读水平的相关性。实验发现:学习者英语阅读水平相近时,交互作用阅读策略的有效性显著高于自上而下阅读策略式或自下而上阅读策略。问卷发现:自上而下阅读策略使用度与英语阅读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交互作用阅读策略或自下而上阅读策略的使用度与英语阅读水平则不存在正负一致的显著相关性。
2014年02期 v.22;No.74 63-6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 王玉萍;
本文从反思性教学的传统认识走出来,从PCK的角度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重新解读,分析了反思性教学、PCK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互为补充及发展的关系。从PCK的理论框架入手,分别从四个层面解读了反思性教学:教育目的与背景的反思,有关学生知识的反思,外语教学策略的反思及外语课程知识的反思。接着,从宏观层面探讨了提升反思能力的途径,包括: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教育观念;加强团队与组织的反思机制,形成良好反思环境;健全评价体系及完善奖励制度。其讨论结果对人们以新的视角认识和思考反思性教学有一定的意义。
2014年02期 v.22;No.74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 王玉萍;
本文从反思性教学的传统认识走出来,从PCK的角度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重新解读,分析了反思性教学、PCK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互为补充及发展的关系。从PCK的理论框架入手,分别从四个层面解读了反思性教学:教育目的与背景的反思,有关学生知识的反思,外语教学策略的反思及外语课程知识的反思。接着,从宏观层面探讨了提升反思能力的途径,包括: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教育观念;加强团队与组织的反思机制,形成良好反思环境;健全评价体系及完善奖励制度。其讨论结果对人们以新的视角认识和思考反思性教学有一定的意义。
2014年02期 v.22;No.74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 方昊;
本研究旨在语言测试环境中基于认知观的信息处理模式下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完成听力理解任务中所遇问题给予理论上的阐释。经过我们分析发现听力不仅从认知科学还是测试角度来说,它并不是完全地被动语言能力,确切说它是一种主动型的接受性语言能力。为此,我们对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力形成因素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并且构建出语言测试环境中基于认知观信息处理模式下听力理解力形成的概念式理论模型。我们从中发现在基于任务输入前提下,不同层次中国英语学习者存在六种不同输出类型,初级阶段学习者仅存在一种类型,中级阶段学习者存在四种类型,高级阶段学习者则通过心理机制过滤作用完成顺应过程并输出结果,达到了对听力材料理想的理解程度。此外,从我们的分析中也发现了听力策略的重要性。对于不同层次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听力策略可以弥补其现有知识结构的缺陷帮助其顺利完成理解任务。所以,在实际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多注意培养并激活学生使用听力策略的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听力理解任务。
2014年02期 v.22;No.74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方昊;
本研究旨在语言测试环境中基于认知观的信息处理模式下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完成听力理解任务中所遇问题给予理论上的阐释。经过我们分析发现听力不仅从认知科学还是测试角度来说,它并不是完全地被动语言能力,确切说它是一种主动型的接受性语言能力。为此,我们对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力形成因素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并且构建出语言测试环境中基于认知观信息处理模式下听力理解力形成的概念式理论模型。我们从中发现在基于任务输入前提下,不同层次中国英语学习者存在六种不同输出类型,初级阶段学习者仅存在一种类型,中级阶段学习者存在四种类型,高级阶段学习者则通过心理机制过滤作用完成顺应过程并输出结果,达到了对听力材料理想的理解程度。此外,从我们的分析中也发现了听力策略的重要性。对于不同层次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听力策略可以弥补其现有知识结构的缺陷帮助其顺利完成理解任务。所以,在实际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多注意培养并激活学生使用听力策略的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听力理解任务。
2014年02期 v.22;No.74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 陈丽;
公正地评价和推荐人才是测试的重要目的。而测试垂直量表化的缺失却使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测评体系的公正性饱受质疑。同时,这种质疑又对分级教学模式形成了负面的反拨作用。因此,剖析如何构建垂直量表化,消除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测评体系的弊端,对于实现测评体系的公正性及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都将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2014年02期 v.22;No.7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 陈丽;
公正地评价和推荐人才是测试的重要目的。而测试垂直量表化的缺失却使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测评体系的公正性饱受质疑。同时,这种质疑又对分级教学模式形成了负面的反拨作用。因此,剖析如何构建垂直量表化,消除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测评体系的弊端,对于实现测评体系的公正性及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都将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2014年02期 v.22;No.7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 艾绍亮;
在中国,特别是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具备英语技能已经显得愈发重要。大量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加入到EFL教学队伍中则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优越的英语语言与文化环境。然而有时外教的教学方式,以及缺乏对中国学生英语水平与文化的了解会影响其EFL教学效果。欲提高外教的教学有效性,就需要中国教师与外教相互学习,在教学方面进行合作,以期达到使学生受益于双方教学优势的目的。
2014年02期 v.22;No.74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 艾绍亮;
在中国,特别是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具备英语技能已经显得愈发重要。大量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加入到EFL教学队伍中则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优越的英语语言与文化环境。然而有时外教的教学方式,以及缺乏对中国学生英语水平与文化的了解会影响其EFL教学效果。欲提高外教的教学有效性,就需要中国教师与外教相互学习,在教学方面进行合作,以期达到使学生受益于双方教学优势的目的。
2014年02期 v.22;No.74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 胡英;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伊丽莎白·毕晓普对于诗学观点一向保持缄默的态度。不过通过仔细阅读她关于回忆主题的诗歌,结合她自身的经历和爱好,可以发现她在自己各个阶段的诗歌中逐步实现她自己所提倡的动态诗学观点。首先,在其早期的诗歌中她以一种象征的手法来探索关于童年的回忆;其次,在中期的诗歌,她的这种探索更进一步,以具有视觉效果的图象来表现对于过去的回忆;最后,在她后期的诗歌中,毕晓普将回忆变成一种动态的、经历时间的、具有图像特征的叙述与图景,因此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诗歌中实现了一种本应视觉艺术才具有的特征,真正实践了她自己所提倡的动态诗学观点。
2014年02期 v.22;No.74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 胡英;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伊丽莎白·毕晓普对于诗学观点一向保持缄默的态度。不过通过仔细阅读她关于回忆主题的诗歌,结合她自身的经历和爱好,可以发现她在自己各个阶段的诗歌中逐步实现她自己所提倡的动态诗学观点。首先,在其早期的诗歌中她以一种象征的手法来探索关于童年的回忆;其次,在中期的诗歌,她的这种探索更进一步,以具有视觉效果的图象来表现对于过去的回忆;最后,在她后期的诗歌中,毕晓普将回忆变成一种动态的、经历时间的、具有图像特征的叙述与图景,因此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诗歌中实现了一种本应视觉艺术才具有的特征,真正实践了她自己所提倡的动态诗学观点。
2014年02期 v.22;No.74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 南楠;杨静;
由于法西斯反动统治,纳粹德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迫于同盟国的外在压力,德国人民开始了漫长的反思,德意志民族的内在省思促使了德国反思文学的诞生和发展。老一辈德国作家在作品中揭露法西斯罪行、展现战争的残酷惨烈、表达反战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德国文学作品表现德国人在战争中受到伤害,打破了德国反思文学长久以来无法言说伤痛的禁忌,因而引发激烈争论。作品以新的视角对历史进行反思。时代的发展、新的历史观的影响、创作主体和读者群体及其审美趣味的变化是导致德国反思文学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2014年02期 v.22;No.74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 南楠;杨静;
由于法西斯反动统治,纳粹德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迫于同盟国的外在压力,德国人民开始了漫长的反思,德意志民族的内在省思促使了德国反思文学的诞生和发展。老一辈德国作家在作品中揭露法西斯罪行、展现战争的残酷惨烈、表达反战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德国文学作品表现德国人在战争中受到伤害,打破了德国反思文学长久以来无法言说伤痛的禁忌,因而引发激烈争论。作品以新的视角对历史进行反思。时代的发展、新的历史观的影响、创作主体和读者群体及其审美趣味的变化是导致德国反思文学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2014年02期 v.22;No.74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 郝志琴;
《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内疚缠身、羸顿无助,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其境遇牵人心弦。文章聚焦布兰奇的疏离境遇,借助叙事交流模式,探析充满紧张因素和不稳定因素的困境叙事话语。叙事话语背后隐藏着修辞的痕迹,引导读者参与文本运动,经历从疏远到亲近布兰奇的情感体验;叙事的深层结构暗示孤独无助者避免终遭毁灭的可能方式。叙事话语引导读者关注布兰奇的命运,文本深层结构传递隐含信息。因此,困境叙事话语的说服力得以实现。
2014年02期 v.22;No.74 91-94+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 郝志琴;
《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内疚缠身、羸顿无助,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其境遇牵人心弦。文章聚焦布兰奇的疏离境遇,借助叙事交流模式,探析充满紧张因素和不稳定因素的困境叙事话语。叙事话语背后隐藏着修辞的痕迹,引导读者参与文本运动,经历从疏远到亲近布兰奇的情感体验;叙事的深层结构暗示孤独无助者避免终遭毁灭的可能方式。叙事话语引导读者关注布兰奇的命运,文本深层结构传递隐含信息。因此,困境叙事话语的说服力得以实现。
2014年02期 v.22;No.74 91-94+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 崔小清;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1903年发表的小说。这部小说通过客观地描写巴克的成长历程,反映出伦敦思想中的尼采超人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马克思主义思想观。这几种思想观念看似对立、矛盾,其实,伦敦是从不同角度、在各个层面展现自己眼中复杂的社会。小说的最后,巴克回到了荒野,也就是伦敦想要表达的,回归到了生命的本源。
2014年02期 v.22;No.74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 崔小清;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1903年发表的小说。这部小说通过客观地描写巴克的成长历程,反映出伦敦思想中的尼采超人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及马克思主义思想观。这几种思想观念看似对立、矛盾,其实,伦敦是从不同角度、在各个层面展现自己眼中复杂的社会。小说的最后,巴克回到了荒野,也就是伦敦想要表达的,回归到了生命的本源。
2014年02期 v.22;No.74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 周红民;
长期以来,汉语体式是翻译语言的主流,是赢得汉语读者的重要手段,而当今汉语体式在外汉翻译中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小。针对这一现象,对汉语体式加以定性,分析了它在翻译中的弊端,从功能角度探讨了它在翻译中的适应性问题,认为只要运用得当,它仍旧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2014年02期 v.22;No.74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 周红民;
长期以来,汉语体式是翻译语言的主流,是赢得汉语读者的重要手段,而当今汉语体式在外汉翻译中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小。针对这一现象,对汉语体式加以定性,分析了它在翻译中的弊端,从功能角度探讨了它在翻译中的适应性问题,认为只要运用得当,它仍旧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2014年02期 v.22;No.74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 赵巍;
本文从翻译学学科发展的角度,结合中西译论的关系,梳理传统译论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1949年以前是传统译论研究的肇始阶段;1949-1987年是传统译论研究的转型阶段;1987年至今翻译学学科意识觉醒,传统译论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同时也日益西化。
2014年02期 v.22;No.74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 赵巍;
本文从翻译学学科发展的角度,结合中西译论的关系,梳理传统译论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1949年以前是传统译论研究的肇始阶段;1949-1987年是传统译论研究的转型阶段;1987年至今翻译学学科意识觉醒,传统译论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同时也日益西化。
2014年02期 v.22;No.74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 王晓农;
从基本面貌、翻译原则和语言运用、原文深层理解三个方面考察王宏印先生的莎剧《哈姆雷特》新汉译本,发现它具有多方面的特色和创新。译者版本体例和翻译方法的革新创造、自然语言运用的融合、可读性与舞台表演效果的兼顾、哲学层面的深层理解与表达、翻译理论的观念启迪都使译本呈现出珠联璧合、文笔灵动、韵味悠长的审美特征以及浓厚的学术气息,在总体风貌、语言运用、文学艺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平。这部译作标志着莎剧汉译领域新的重要成果,是国内新一代莎剧学者对莎剧研究与汉译版本的新贡献。
2014年02期 v.22;No.74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 王晓农;
从基本面貌、翻译原则和语言运用、原文深层理解三个方面考察王宏印先生的莎剧《哈姆雷特》新汉译本,发现它具有多方面的特色和创新。译者版本体例和翻译方法的革新创造、自然语言运用的融合、可读性与舞台表演效果的兼顾、哲学层面的深层理解与表达、翻译理论的观念启迪都使译本呈现出珠联璧合、文笔灵动、韵味悠长的审美特征以及浓厚的学术气息,在总体风貌、语言运用、文学艺术上达到了很高水平。这部译作标志着莎剧汉译领域新的重要成果,是国内新一代莎剧学者对莎剧研究与汉译版本的新贡献。
2014年02期 v.22;No.74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 马会娟;
国际笔会和西班牙拉曼·鲁尔学院于2007年联手推出了《译还是不译——国际文学翻译形势报告》(To Be Translated or Not To Be——Pen/IRL Report o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of Literary Translation),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学翻译的现状和问题,特别是各国文学译入到英语的问题。本文对该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报告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中国政府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决定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但对"怎么走出去","如何更有效地走出去",以及"走出去的效果如何"等尚缺乏足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2014年02期 v.22;No.74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 马会娟;
国际笔会和西班牙拉曼·鲁尔学院于2007年联手推出了《译还是不译——国际文学翻译形势报告》(To Be Translated or Not To Be——Pen/IRL Report o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of Literary Translation),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学翻译的现状和问题,特别是各国文学译入到英语的问题。本文对该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报告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启示:中国政府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决定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但对"怎么走出去","如何更有效地走出去",以及"走出去的效果如何"等尚缺乏足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2014年02期 v.22;No.74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 张军;
没有形式,就没有诗歌,格律是诗歌所以为诗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检验"以顿代步"离不开对诗歌概念的界定,本文对英汉诗歌在体裁、篇幅、诗体等诸多方面的异同进行梳理。新诗"顿"的划分以语义为基础,而英诗"步"则奉语音为标准,"顿"和"步"并不等价,"以顿代步"在逻辑上值得商榷。从莎剧白体诗诗体汉译的实践来看,译文往往只能做到用五顿简单对应五音步,很难实现表达原诗节奏的深层目的。
2014年02期 v.22;No.74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 张军;
没有形式,就没有诗歌,格律是诗歌所以为诗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检验"以顿代步"离不开对诗歌概念的界定,本文对英汉诗歌在体裁、篇幅、诗体等诸多方面的异同进行梳理。新诗"顿"的划分以语义为基础,而英诗"步"则奉语音为标准,"顿"和"步"并不等价,"以顿代步"在逻辑上值得商榷。从莎剧白体诗诗体汉译的实践来看,译文往往只能做到用五顿简单对应五音步,很难实现表达原诗节奏的深层目的。
2014年02期 v.22;No.74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 张倩;
按照完成校核活动的人员,翻译校核可分为自我校核和他人校核。以英语专业大三学生汉英翻译为例,本文以实证的方式探索译员在译后阶段的自我校核对译文质量的影响,试图回答译员自校对其译文质量影响的程度和影响的方面这两个问题。
2014年02期 v.22;No.74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 张倩;
按照完成校核活动的人员,翻译校核可分为自我校核和他人校核。以英语专业大三学生汉英翻译为例,本文以实证的方式探索译员在译后阶段的自我校核对译文质量的影响,试图回答译员自校对其译文质量影响的程度和影响的方面这两个问题。
2014年02期 v.22;No.74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 周晔;
"轻盈而凝重"是当代小说家毕飞宇对小说的理解,也是他的小说理想。本文以葛浩文《玉米》英译本为例,对毕飞宇小说语言的三大特点——诗性表达、个性化比喻艺术、反讽艺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考察。研究显示,在比喻、反讽等微观修辞传达方面,其基本策略是旨在形神兼备的直译,这表明译者对作者的尊重及保持原文语言特质的努力。虽然目前读者效果尚有待考证,从长远的传播效果看,成功的文学翻译必然是保持了作品文学性的翻译。文中对葛氏译文提出了一孔之见的批评和建议。
2014年02期 v.22;No.74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 周晔;
"轻盈而凝重"是当代小说家毕飞宇对小说的理解,也是他的小说理想。本文以葛浩文《玉米》英译本为例,对毕飞宇小说语言的三大特点——诗性表达、个性化比喻艺术、反讽艺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考察。研究显示,在比喻、反讽等微观修辞传达方面,其基本策略是旨在形神兼备的直译,这表明译者对作者的尊重及保持原文语言特质的努力。虽然目前读者效果尚有待考证,从长远的传播效果看,成功的文学翻译必然是保持了作品文学性的翻译。文中对葛氏译文提出了一孔之见的批评和建议。
2014年02期 v.22;No.74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
<正>近来,我们陆续接到了许多作者来电,说收到我刊电子邮箱组稿的通知。为此,我们郑重声明,我刊从来没有发布过这样的信息。不法分子盗用我刊名义组稿,他们用的邮箱是xisuxb@126.com,而我刊的邮箱是xisuxb@163.com,请广大作者特别小心,切勿上当。如果接到类似用
2014年02期 v.22;No.74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正>近来,我们陆续接到了许多作者来电,说收到我刊电子邮箱组稿的通知。为此,我们郑重声明,我刊从来没有发布过这样的信息。不法分子盗用我刊名义组稿,他们用的邮箱是xisuxb@126.com,而我刊的邮箱是xisuxb@163.com,请广大作者特别小心,切勿上当。如果接到类似用
2014年02期 v.22;No.74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正>主编:户思社副主编:魏在江(常务)王和平《外语教学》(双月刊)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系中国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第二、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繁荣学术、促进中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为己任,主要有语言学、翻译理论、外国文学、外语教学、新书
2014年02期 v.22;No.74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正>主编:户思社副主编:魏在江(常务)王和平《外语教学》(双月刊)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系中国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第二、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繁荣学术、促进中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为己任,主要有语言学、翻译理论、外国文学、外语教学、新书
2014年02期 v.22;No.74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
<正>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2013年12月发布的有关信息,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入选2014-2015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Chinese Sc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收录名单。
2014年02期 v.22;No.74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正>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2013年12月发布的有关信息,西安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入选2014-2015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Chinese Sc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收录名单。
2014年02期 v.22;No.74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