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实现高校外语教师队伍动态稳定的思考——写在西部大开发之际

    杨希文,刘守朝,金红梅

    西部大开发需要外语人才 ,进而需要稳定西部高校的外语教师队伍。外语教师择业观的变化、国内外、中西部间人均实际收入的巨大差异 ,及西部高校改革相对较慢 ,是造成西部高校外语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要实现西部高校外语教师队伍的动态稳定 ,就必须加快西部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 ,完善教师聘任合同制度 ,建立教师教学科研支持体系、建立高水平教师引进制度、建立校系领导与骨干教师联系制度 ,为稳定教师队伍提供保健因素体系。

    2002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实现高校外语教师队伍动态稳定的思考——写在西部大开发之际

    杨希文,刘守朝,金红梅

    西部大开发需要外语人才 ,进而需要稳定西部高校的外语教师队伍。外语教师择业观的变化、国内外、中西部间人均实际收入的巨大差异 ,及西部高校改革相对较慢 ,是造成西部高校外语教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要实现西部高校外语教师队伍的动态稳定 ,就必须加快西部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 ,完善教师聘任合同制度 ,建立教师教学科研支持体系、建立高水平教师引进制度、建立校系领导与骨干教师联系制度 ,为稳定教师队伍提供保健因素体系。

    2002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选择就是意义——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分析

    陈冬纯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 ,语言是一种意义潜势 ,语言的功能是通过在语言系统中的选择来实现的。“选择就是意义”,“形式是意义的体现”。英语新闻标题是新闻语篇的“眼睛”,具有总揽语篇的功能。标题的不同语言形式的选择 ,反映了新闻报道不同的侧面与意义 ,从而体现报刊的意识。本文从版面、用词和句式三个层面分析了标题的特点 ,并以系统功能分析的基本理论为指导 ,结合实例 ,分析在语言系统中 ,这三个层面的选择 ,如何体现标题和新闻语篇的意义 ,从而揭示客观报道的相对性

    2002年0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选择就是意义——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分析

    陈冬纯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 ,语言是一种意义潜势 ,语言的功能是通过在语言系统中的选择来实现的。“选择就是意义”,“形式是意义的体现”。英语新闻标题是新闻语篇的“眼睛”,具有总揽语篇的功能。标题的不同语言形式的选择 ,反映了新闻报道不同的侧面与意义 ,从而体现报刊的意识。本文从版面、用词和句式三个层面分析了标题的特点 ,并以系统功能分析的基本理论为指导 ,结合实例 ,分析在语言系统中 ,这三个层面的选择 ,如何体现标题和新闻语篇的意义 ,从而揭示客观报道的相对性

    2002年0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从英语动词进行体的语用特征看其语义实质

    梁建萍,刘成,范锐

    本文研究了进行体的各种语用特征 ,探讨了其体态的语义实质 ,提出了动态的过程性是英语进行体的语义实质这一观点 ,认为进行体的未完成性、暂时性及有限持续性是进行体的语义实质所衍生出的语用特征 ,指出只有进行体的语义实质才能全面地解释进行体的各种用法

    2002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从英语动词进行体的语用特征看其语义实质

    梁建萍,刘成,范锐

    本文研究了进行体的各种语用特征 ,探讨了其体态的语义实质 ,提出了动态的过程性是英语进行体的语义实质这一观点 ,认为进行体的未完成性、暂时性及有限持续性是进行体的语义实质所衍生出的语用特征 ,指出只有进行体的语义实质才能全面地解释进行体的各种用法

    2002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英语音位的表意功能

    李玉华

    本文对英语音位的表意功能作了论析探讨。按音位发声的表意功能辅音可分为柔软和刚硬两类 ,元音可分为单薄、低沉、洪亮几种。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给人不同的语义联想 :柔软的辅音暗示温柔、宁静、优美等意象 ;刚硬的辅音象征着坚硬、力量突发、愤怒以及痛苦等。单薄的元音 ,弱而清脆 ,常与单薄、清晰、明亮相联系 ;低沉的元音 ,音色浑重 ,常引起深沉 ,沉重等感觉 ;洪亮的元音 ,音色悦耳 ,易表达欢乐、昂扬的情绪。

    2002年02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英语音位的表意功能

    李玉华

    本文对英语音位的表意功能作了论析探讨。按音位发声的表意功能辅音可分为柔软和刚硬两类 ,元音可分为单薄、低沉、洪亮几种。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给人不同的语义联想 :柔软的辅音暗示温柔、宁静、优美等意象 ;刚硬的辅音象征着坚硬、力量突发、愤怒以及痛苦等。单薄的元音 ,弱而清脆 ,常与单薄、清晰、明亮相联系 ;低沉的元音 ,音色浑重 ,常引起深沉 ,沉重等感觉 ;洪亮的元音 ,音色悦耳 ,易表达欢乐、昂扬的情绪。

    2002年02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英语强势主位的结构及其语篇功能

    孔乃卓

    “强势主位”也就是传统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中所分析的“分裂句”:即为了强调某特定内容把一简单句分裂成两部分 ,每一部分都有其自己的动词。英语的强势主位结构有四个基本成分 :it,be,突出成分和嵌入子句。本文依照系统功能语法的语言学理论 ,从句法、语义和主—述位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强势主位的结构 ,提出了自己的综合分析方法 ,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其语篇功能。

    2002年02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英语强势主位的结构及其语篇功能

    孔乃卓

    “强势主位”也就是传统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中所分析的“分裂句”:即为了强调某特定内容把一简单句分裂成两部分 ,每一部分都有其自己的动词。英语的强势主位结构有四个基本成分 :it,be,突出成分和嵌入子句。本文依照系统功能语法的语言学理论 ,从句法、语义和主—述位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强势主位的结构 ,提出了自己的综合分析方法 ,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其语篇功能。

    2002年02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英语习语的连接功能

    陶岳炼

    英语习语中的连接性习语在语篇中可起连接作用。它们所连接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包括详述、延伸和增强三类。

    2002年02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英语习语的连接功能

    陶岳炼

    英语习语中的连接性习语在语篇中可起连接作用。它们所连接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包括详述、延伸和增强三类。

    2002年02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双关语句的语用探析

    严敏芬

    本文首先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双关语句的两种类型即句内双关和句际双关。同时指出 ,双关语句的语用功能包括 :清晰原则和简约原则结合的体现 ;心理重音的体现 ;语用者的本体体现等。最后 ,我们还从语用语法化角度讨论了双关语句的其他一些问题 :如依附性、模拟性、关系网络串联性、规约性等表现形式。

    2002年02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双关语句的语用探析

    严敏芬

    本文首先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了双关语句的两种类型即句内双关和句际双关。同时指出 ,双关语句的语用功能包括 :清晰原则和简约原则结合的体现 ;心理重音的体现 ;语用者的本体体现等。最后 ,我们还从语用语法化角度讨论了双关语句的其他一些问题 :如依附性、模拟性、关系网络串联性、规约性等表现形式。

    2002年02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 从中日文化的早期构成看二者的不同内涵

    高如菊

    中国的儒家伦理曾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同建立在以孝为本的儒家伦理基础之上的中国文化相比 ,日本文化虽然也曾大量吸取引进了儒家伦理 ,但因其文化内涵不同 ,因而在选择取舍、吸收融合的过程中 ,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中日文化的早期构成探讨了中日文化对待儒家伦理的不同价值取向。

    2002年02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从中日文化的早期构成看二者的不同内涵

    高如菊

    中国的儒家伦理曾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同建立在以孝为本的儒家伦理基础之上的中国文化相比 ,日本文化虽然也曾大量吸取引进了儒家伦理 ,但因其文化内涵不同 ,因而在选择取舍、吸收融合的过程中 ,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中日文化的早期构成探讨了中日文化对待儒家伦理的不同价值取向。

    2002年02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宾语空外置转换的类型及其制约因素

    樊肇昌

    本文试图将宾语空外置转换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指出三者的区别在于其主句谓词分属不同种类 ;并进而论证表明三种不同类型的宾语空外置转换分别受制于各自主句谓词的句法特征、或句法 -语义特征。

    2002年02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宾语空外置转换的类型及其制约因素

    樊肇昌

    本文试图将宾语空外置转换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指出三者的区别在于其主句谓词分属不同种类 ;并进而论证表明三种不同类型的宾语空外置转换分别受制于各自主句谓词的句法特征、或句法 -语义特征。

    2002年02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科技术语基本特征之我见

    尚忠华

    根据笔者之见 ,科技术语有三个基本特征 :1)科技术语的专业特征 ;2 )科技术语的借词特征 ;3)科技术语的民族语言特征。

    2002年02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科技术语基本特征之我见

    尚忠华

    根据笔者之见 ,科技术语有三个基本特征 :1)科技术语的专业特征 ;2 )科技术语的借词特征 ;3)科技术语的民族语言特征。

    2002年02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一字一叹哀而远——谈《李将军列传》中虚词的运用

    温源

    《李将军列传》中运用虚字构造句式、强调整语意 ,表现李广的英雄形象及一生难封的悲剧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赞赏、对其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与恨慨。

    2002年02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一字一叹哀而远——谈《李将军列传》中虚词的运用

    温源

    《李将军列传》中运用虚字构造句式、强调整语意 ,表现李广的英雄形象及一生难封的悲剧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赞赏、对其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与恨慨。

    2002年02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试析中文小说对话中的语用模糊及其限制策略

    项凤靖

    本文通过对中文小说对话的实例分析 ,指出语用模糊及其限制策略的理论对汉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有助于更好理解文学作品和实际生活中的对话。

    2002年02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试析中文小说对话中的语用模糊及其限制策略

    项凤靖

    本文通过对中文小说对话的实例分析 ,指出语用模糊及其限制策略的理论对汉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有助于更好理解文学作品和实际生活中的对话。

    2002年02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法语特殊疑问句中的移位现象

    黄强

    本文根据乔姆斯基等提出的最简方案 ,分析了法语特殊疑问句中移位产生的原因 ,指出疑问成分移位是为了满足 Q的语法特性 ,助动词或动词的移位是为了使 Q有东西附着。同时还指出在对主语提问时无须移位是因为这种问句的特殊性。

    2002年02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法语特殊疑问句中的移位现象

    黄强

    本文根据乔姆斯基等提出的最简方案 ,分析了法语特殊疑问句中移位产生的原因 ,指出疑问成分移位是为了满足 Q的语法特性 ,助动词或动词的移位是为了使 Q有东西附着。同时还指出在对主语提问时无须移位是因为这种问句的特殊性。

    2002年02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语篇连贯研究的新视角

    彭家玉,张正平

    语篇分析是一门跨学科研究 ,连贯问题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连贯理论研究的发展 ,然后结合中外专家的观点 ,从认知科学、语域、语义、语用等多元视角讨论语篇连贯性。

    2002年02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语篇连贯研究的新视角

    彭家玉,张正平

    语篇分析是一门跨学科研究 ,连贯问题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连贯理论研究的发展 ,然后结合中外专家的观点 ,从认知科学、语域、语义、语用等多元视角讨论语篇连贯性。

    2002年02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英美意象派诗歌的中国情结——从庞德诗歌看英美意象派的创作原则

    吕敏宏

    英美意象派诗歌兴起于 2 0世纪初 ,它的兴起标志着美国文学的第二次复兴。意象派在诗坛上的历史虽然很短暂 ,但它对英美现代诗歌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之一庞德是一位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及学习汉语的过程中 ,他深受启发。毫无疑问 ,中国古典诗词是形成意象派诗歌创作原则的巨大推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庞德的诗歌创作及其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 ,通过比较中国古典诗词与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异同 ,剖析了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及其所受到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

    2002年02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英美意象派诗歌的中国情结——从庞德诗歌看英美意象派的创作原则

    吕敏宏

    英美意象派诗歌兴起于 2 0世纪初 ,它的兴起标志着美国文学的第二次复兴。意象派在诗坛上的历史虽然很短暂 ,但它对英美现代诗歌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之一庞德是一位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及学习汉语的过程中 ,他深受启发。毫无疑问 ,中国古典诗词是形成意象派诗歌创作原则的巨大推动力。本文通过分析庞德的诗歌创作及其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 ,通过比较中国古典诗词与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异同 ,剖析了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及其所受到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

    2002年02期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西班牙中世纪文学

    唐民权

    本文论述西班牙中世纪文学全貌 ,研究民间诗和文人诗之异同、小说之起源以及戏剧最初的特征 ,着重分析史诗代表《熙德之歌》和带有明显人文主义倾向的戏剧作品《塞莱斯蒂娜》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意义 ,以及其在西班牙文学史上的地位。

    2002年02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西班牙中世纪文学

    唐民权

    本文论述西班牙中世纪文学全貌 ,研究民间诗和文人诗之异同、小说之起源以及戏剧最初的特征 ,着重分析史诗代表《熙德之歌》和带有明显人文主义倾向的戏剧作品《塞莱斯蒂娜》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意义 ,以及其在西班牙文学史上的地位。

    2002年02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同名剧本《雷雨》中女主人公的悲剧精神

    范会芝

    在悲剧中 ,悲剧精神往往就是悲剧人物的精神 ,它体现着人的独立意志和独立精神 ,体现着人的主体性。本文通过对同名剧本《雷雨》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性格、意志的分析 ,旨在揭示其中所体现的女主人公的悲剧精神。

    2002年02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同名剧本《雷雨》中女主人公的悲剧精神

    范会芝

    在悲剧中 ,悲剧精神往往就是悲剧人物的精神 ,它体现着人的独立意志和独立精神 ,体现着人的主体性。本文通过对同名剧本《雷雨》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性格、意志的分析 ,旨在揭示其中所体现的女主人公的悲剧精神。

    2002年02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与学生语用能力培养

    冯序颖

    语用能力是口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对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显然不够重视。本文以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出现的常见语用失误入手 ,剖析造成学生语用能力滞后的主、客观因素 ,并提出促进学生口语语用能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2002年02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与学生语用能力培养

    冯序颖

    语用能力是口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对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显然不够重视。本文以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出现的常见语用失误入手 ,剖析造成学生语用能力滞后的主、客观因素 ,并提出促进学生口语语用能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2002年02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影响第二语言听力理解的因素

    马黎华

    作者通过调查非智力因素对 ESL听力理解的影响 ,揭示了中国英语学生听力理解的认知过程 ,对某些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第二语言听力水平受到诸因素的制约 ,第二语言语音、词汇、文化背景知识 ,以及学生的心理因素与听力水平都有显著的相关性。

    2002年02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影响第二语言听力理解的因素

    马黎华

    作者通过调查非智力因素对 ESL听力理解的影响 ,揭示了中国英语学生听力理解的认知过程 ,对某些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第二语言听力水平受到诸因素的制约 ,第二语言语音、词汇、文化背景知识 ,以及学生的心理因素与听力水平都有显著的相关性。

    2002年02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语言国情学与俄语阅读教学

    赵迎菊

    本文从语言国情学的视角 ,讨论异质文化交际中涉及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密切联系。对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文化类同与差异进行了分析。强调用文化语言观指导俄语教学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从培养学生用俄语进行有效得体交际能力的目的出发 ,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 ,遵循一定的原则 ,使教与学有实质性的提高和突破。

    2002年02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语言国情学与俄语阅读教学

    赵迎菊

    本文从语言国情学的视角 ,讨论异质文化交际中涉及的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密切联系。对语言交际中存在的文化类同与差异进行了分析。强调用文化语言观指导俄语教学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从培养学生用俄语进行有效得体交际能力的目的出发 ,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 ,遵循一定的原则 ,使教与学有实质性的提高和突破。

    2002年02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

    杨敏,朱春玲

    近几十年来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 ,它在外语教学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并不可避免地引起教育专家们的关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3个阶段 ,都以二语习得理论为背景。它在教学中的优势 ,笔者在文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引用英美语言教学专家们给出的实例。在文章结尾处 ,笔者对互联网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了建议 ,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2002年02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

    杨敏,朱春玲

    近几十年来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 ,它在外语教学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并不可避免地引起教育专家们的关注。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3个阶段 ,都以二语习得理论为背景。它在教学中的优势 ,笔者在文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引用英美语言教学专家们给出的实例。在文章结尾处 ,笔者对互联网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了建议 ,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2002年02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大学英语》与写作教学

    高芳

    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英语句子意识、段落意识、篇章意识和文体意识是英语写作时语言运用于实践的四个方面的意识 ,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002年02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大学英语》与写作教学

    高芳

    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英语句子意识、段落意识、篇章意识和文体意识是英语写作时语言运用于实践的四个方面的意识 ,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002年02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法律英语与涉外律师——兼谈高校法律英语教学

    张卫

    法律英语是面向高校法学院系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 ,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用英语从事涉外法律业务。但由于种种原因 ,法律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教学效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的之要求。文章在分析法律英语与涉外律师的关系、各种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改革和加强法律英语教学的建议。

    2002年02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法律英语与涉外律师——兼谈高校法律英语教学

    张卫

    法律英语是面向高校法学院系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 ,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用英语从事涉外法律业务。但由于种种原因 ,法律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教学效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的之要求。文章在分析法律英语与涉外律师的关系、各种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改革和加强法律英语教学的建议。

    2002年02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扩招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法研究

    胡伟华

    本文对扩招形势下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剖析。针对班级学生人数多 ,有效实践课堂教学难以组织这一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从培养学生知识建构意识 ,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以及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2002年02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扩招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法研究

    胡伟华

    本文对扩招形势下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剖析。针对班级学生人数多 ,有效实践课堂教学难以组织这一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从培养学生知识建构意识 ,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以及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2002年02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探析

    张淑芳

    语言文化教学研究中个性与共性 ,表层与深层的关系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等问题是语言文化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 ,应当以辩证的、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上述差异 ,才能使研究避免片面性 ,进而认识语言文化差异的本质性的东西。

    2002年02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探析

    张淑芳

    语言文化教学研究中个性与共性 ,表层与深层的关系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等问题是语言文化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 ,应当以辩证的、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对待上述差异 ,才能使研究避免片面性 ,进而认识语言文化差异的本质性的东西。

    2002年02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大学生英语作文中常见语法错误评述

    张彩霞

    本文以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语法错误为切入点 ,通过调查研究 ,对一些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分析和评述 ,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并适应教学大纲及四、六级考试大纲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要求。

    2002年02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大学生英语作文中常见语法错误评述

    张彩霞

    本文以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语法错误为切入点 ,通过调查研究 ,对一些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分析和评述 ,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并适应教学大纲及四、六级考试大纲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要求。

    2002年02期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新世纪呼唤统编翻译教程改革——一次翻译调查的启示

    文军,俞森林

    本文通过对现行翻译教学现状的调查 ,结合对新形势下原有统编翻译教程的不足之处的分析 ,认为原有的统编翻译教材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 ,统编翻译教程改革势在必行 ,并提出对新的翻译教程的改革设想。

    2002年02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新世纪呼唤统编翻译教程改革——一次翻译调查的启示

    文军,俞森林

    本文通过对现行翻译教学现状的调查 ,结合对新形势下原有统编翻译教程的不足之处的分析 ,认为原有的统编翻译教材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 ,统编翻译教程改革势在必行 ,并提出对新的翻译教程的改革设想。

    2002年02期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试论语境与英汉翻译中增略译的互动关系

    冷惠玲

    增译和略译是翻译中常见的翻译技巧。但如何增略 ,何时何处增略是长期困扰初学者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从语境分析入手 ,从语言的语用意义揭示语言的言内、言外信息 ,探求语境与增译与略译的内在互动关系 ,为增译和略译技巧寻求理论依据 ,从而达到指导教学实践的目的。

    2002年02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试论语境与英汉翻译中增略译的互动关系

    冷惠玲

    增译和略译是翻译中常见的翻译技巧。但如何增略 ,何时何处增略是长期困扰初学者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从语境分析入手 ,从语言的语用意义揭示语言的言内、言外信息 ,探求语境与增译与略译的内在互动关系 ,为增译和略译技巧寻求理论依据 ,从而达到指导教学实践的目的。

    2002年02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从“信”的角度看《费正清自传》的汉译

    樊养才

    本文以“信”为标准 ,通过对比的方法指出了《费正清自传》汉译本中存在的错误 ,并对其出错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2002年02期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从“信”的角度看《费正清自传》的汉译

    樊养才

    本文以“信”为标准 ,通过对比的方法指出了《费正清自传》汉译本中存在的错误 ,并对其出错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2002年02期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翻译界:男性的一统天下?——香港女翻译家孔慧怡博士访谈

    穆雷,孔慧怡

    孔慧怡博士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 ,既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 ,又对翻译理论研究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为 1999年 8月在北京大学“文化与翻译”研讨会期间 ,穆雷对孔博士的访谈主要内容。

    2002年02期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翻译界:男性的一统天下?——香港女翻译家孔慧怡博士访谈

    穆雷,孔慧怡

    孔慧怡博士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 ,既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 ,又对翻译理论研究有独到的见解。本文为 1999年 8月在北京大学“文化与翻译”研讨会期间 ,穆雷对孔博士的访谈主要内容。

    2002年02期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奈达等效翻译论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

    张蔚

    动态对等是奈达对翻译理论的最大贡献 ,它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对实际翻译有所帮助 ,动态对等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笔者主要从接受者和等效概念两方面陈述等效翻译论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在实际翻译中的不可忽视性。

    2002年02期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奈达等效翻译论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

    张蔚

    动态对等是奈达对翻译理论的最大贡献 ,它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对实际翻译有所帮助 ,动态对等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笔者主要从接受者和等效概念两方面陈述等效翻译论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在实际翻译中的不可忽视性。

    2002年02期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唐代文人李筌的兵书《太白阴经》

    郭绍林

    《太白阴经》是书生身份的李筌于唐玄宗天宝十年 (75 1)撰成的一部兵书 ,内容庞杂 ,甚至矛盾抵牾。在重大理论方面 ,李筌论述了道德仁义、奇谋诡道同战争的关系 ,天道、地势同战争的关系 ,以及人同战争的关系 ,都具有相当的价值。该书在军事学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 ,在后代受到重视和称赞。

    2002年02期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唐代文人李筌的兵书《太白阴经》

    郭绍林

    《太白阴经》是书生身份的李筌于唐玄宗天宝十年 (75 1)撰成的一部兵书 ,内容庞杂 ,甚至矛盾抵牾。在重大理论方面 ,李筌论述了道德仁义、奇谋诡道同战争的关系 ,天道、地势同战争的关系 ,以及人同战争的关系 ,都具有相当的价值。该书在军事学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 ,在后代受到重视和称赞。

    2002年02期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锁国时期日本对英美舰船侵入事件的反应——以《文政八年异国船驱逐令》的颁布为中心

    刘建强

    锁国时期 ,日本在最初经历了俄国南下的冲击之后 ,19世纪前叶又开始受到英美两国船只、尤其是英国舰船在沿岸屡屡滋事的侵扰。面对新的外来压力 ,日本幕府在几次疲于应对之后 ,最终发布了对外国船的驱逐令 ,显示出了对英美势力侵扰的反应。

    2002年02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锁国时期日本对英美舰船侵入事件的反应——以《文政八年异国船驱逐令》的颁布为中心

    刘建强

    锁国时期 ,日本在最初经历了俄国南下的冲击之后 ,19世纪前叶又开始受到英美两国船只、尤其是英国舰船在沿岸屡屡滋事的侵扰。面对新的外来压力 ,日本幕府在几次疲于应对之后 ,最终发布了对外国船的驱逐令 ,显示出了对英美势力侵扰的反应。

    2002年02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朝鲜战争中的麦克阿瑟

    杜永新

    本文通过对朝鲜战争期间杜鲁门罢免麦克阿瑟事件的陈述与分析 ,揭示出本事件给杜鲁门政府造成的危机以及危机过后带给美国的思考与启示。

    2002年02期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朝鲜战争中的麦克阿瑟

    杜永新

    本文通过对朝鲜战争期间杜鲁门罢免麦克阿瑟事件的陈述与分析 ,揭示出本事件给杜鲁门政府造成的危机以及危机过后带给美国的思考与启示。

    2002年02期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论“不道德者的权利”

    王文

    《民法通则》是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 ,“公序良俗”是其基本原则 ,集中体现着民法的立法精神。一切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的民事行为均为无效行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 ,不受民法保护。从法的价值目标看 ,“公序良俗”原则也符合法本身对秩序、自由、效率和公平的追求。

    2002年02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论“不道德者的权利”

    王文

    《民法通则》是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 ,“公序良俗”是其基本原则 ,集中体现着民法的立法精神。一切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的民事行为均为无效行为。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 ,不受民法保护。从法的价值目标看 ,“公序良俗”原则也符合法本身对秩序、自由、效率和公平的追求。

    2002年02期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