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瑞清
《儿子与情人》通过社会批判和心理探索 ,描述了主人公保罗和父母之间、保罗和两个情人之间以及保罗的父亲与母亲之间被扭曲的、畸形的爱恋 ,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灵与肉之间不断冲撞的画面。在这一系列的情感和肉体的关系及瓜葛中 ,小说里所有的主要人物伤痕累累 ,均未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002年04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陈红
海明威作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 ,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和简洁洗练、内涵丰富的风格著称于世。《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最优秀的短篇小说。海明威从不同的叙事视角 ,以人物话语的不同表达形式 ,通过意识流和内心独白、自由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等描写小说主人公哈里赴非洲狩猎时因腿部擦伤未及时治疗而染绝症 ,在临死前回首往事和感悟人生 ,并以匠心独运的重复和含蓄的象征手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产生了特殊的文体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2002年04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刘洊波
本文研究了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的昆丁·康普生的堂吉诃德式的骑士精神及其表现形式 ,指出他是南方种植园经济向商业经济转型时期的旧传统骑士精神的代表。他一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抗争着 ,但他注定了是失败者 ,是堂吉诃德式的既可笑又可叹的悲剧英雄。
2002年04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牛鸿英
现实生活是文学存在的土壤 ,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不同于文学史上既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它是人类正视自己生存状态的感性体悟与理性思索 ,是使文学之树常青的根本。文学研究和创作应该自觉摒弃绝对化的一元思维模式 ,或让文学一头扎在历史前进的战车上 ,变成非自在的服务工具 ;或让文学躲进远离生活现实的空中楼阁 ,作无关痛痒的浅吟低唱。
2002年04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费小平
译介学是比较文学视野下迥异于语言研究的跨文化研究。本文通过大量例子具体讨论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信息的失落与变形、“创造性叛逆”、翻译文学的承认以及翻译与政治意识形态之关系等译介学问题。
2002年04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毛发生
电影是传播最快最广、具有国际性的艺术形式。外语影片有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 ,学习电影艺术的美学价值 ,掌握英语语言风格。电影片名的翻译要尽量考虑到它的商业效果 ,这就要求片名翻译要做到琅琅上口 ,简单易记 ,雅俗共赏。片名翻译的主要方法有直译法、音译法和重新命名法。
2002年04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黄勤,罗选民
小句是语篇的基本单位 ,也是语篇翻译的基本转换单位。但小句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其翻译也因此纷繁复杂。本文从徐盛桓教授的情景组合理论出发 ,具体分析了英语无动词小句在文学作品和广告这两类不同文体风格的语篇中的功能 ,并探讨了一些对其进行翻译的具体方法。
2002年04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王金波
本文简要分析了 Garibaldi in the Assembly一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 ,评价了该文参考译文的长处与不足。本文认为 ,翻译中整体与细节、内容与形式不可兼得时 ,译者应从全局出发 ,对原文进行变通调整 ,发挥译语优势 ,以传达原文的整体内容。
2002年04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何广军
文学作品是语言形式与内容完好结合的产物 ,在传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往往成为译者的一大障碍。本文借助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的两个中文译本 ,经过统计、分析 ,论证了翻译过程中形式与内容结合的可能性 ,探讨了翻译不规范语言的思路。
2002年04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刘绍龙,肖善香
本文从认知科学出发 ,在介绍认知、元认知的基本概念、主要思想、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认知与语言、认知 /元认知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密切关系等问题 ,并力图说明认知科学的相关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2002年04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章汝雯
学生英语语言输出能力太弱 ,这是大学英语老师普遍持有的看法。本文着重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指出原因有四种 :高考前后学生学习目的及态度的变化 ;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 ;有失偏颇的语言学习观、教学观。文章的第二部分通过分析阅读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综合作用 ,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阅读。
2002年04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董敏
话语分析可作微观和宏观研究 ,Halliday英语语篇衔接理论可以说是微观话语分析的经典理论 ,Beaugrande则从认知和心理的角度提出了七大宏观语篇性标准为基础的程序模式 ,本文重点介绍了这七大认知性语篇标准 ,并结合实例演示了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实际作用。
2002年04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周红民
本文揭示隐含表达的种种表现特征 ,从认知角度来强调语境同隐含表达和理解的相关性 ,论证隐含表达对三种认知能力的依赖性 :1 )普遍知识 ;2 )即时语境认知 ;3)社会因素认知 ,以及认知的适度利用对话语产生的积极效果。
2002年04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李瑞芳,杭菊
近年来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在研究学习者观念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本文在介绍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学习者观念的定义、本质、内容以及主要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分析 ,同时也指出了调查学习者观念在外语教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2年04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康淑敏,王雪梅
本文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从文化输入原则、文化输入范畴、文化输入策略方面探讨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模式 ,以期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提高其文化感悟力提供教学参照。
2002年04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张宏
个人主义的发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得到发展和充实。在美国 ,个人主义思想被西进运动打上了美国的烙印 ,并在 2 0世纪的不同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今 ,个人主义已经渗透到了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及价值观念等各方面。最后本文讨论了“个人主义”文化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
2002年04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林怀岳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主课 ,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阶段 ,该课程所用学时在全部科目中最多。由于各种原因 ,部分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厌学心理。本文试就一次学习心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并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意见供同行讨论。
2002年04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邓燕萍
社会心理学家 Harword Giles的“言语调节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 Lambert和 Gardner的“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态度与动机”理论都着重强调主观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对语言教学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依据 ,对大学外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以及对转变传统的外语教学观念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理论的角度探讨大学外语教学策略。
2002年04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马伟林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 (上 )是自学考试专科阶段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虽然大纲和教材1 998年才面世 ,但它们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值得商榷。本文结合最新的语言学理论和实际对教材、大纲以及试卷的构想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了分析 ,指出教材的内容应该更接近于现实生活 ,试题应更侧重检测考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题型可作适当调整。
2002年04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韩东红,兰裕明,姚文清
中国加入 WTO后 ,涉外专业学生与西方国家的接触将更加频繁 ,对这些学生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 ,而且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否则在交际中易产生语用失误 ,最终导致交际失败。为避免跨文化交际冲突 ,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我们对涉外专业学生的语用能力作了一次调查 ,从谈话的内容和方式两方面分析了学生的语用失误 ,并进行了对策探讨。
2002年04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何明珠
本文浅析了中国英语写作教学的特殊性和存在的问题 ,对四种常用写作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 ,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 ,设计了高师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综合模式 ,提出了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进行不同类型的写作训练以及将不同教学方法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写作教学的思路。
2002年04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刘军怀
本文借助认知理论和图式理论 ,再现读者在阅读时的思维过程 ,旨在剖析读者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因素 ,以提出相应的策略 ,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2002年04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付琼,张文霞
笔者曾经用问卷调查考生在六级阅读理解测试过程中所用策略 ,数据分析的结果验证了该考试的效度。但是用口陈报告进一步考察考生的思维过程时 ,以前数据分析中被疏忽了的事实显现出来 ,暴露出一些与多项选择题题型以及试题设计有关的问题 ,显示了口陈报告这种研究方法的独到之处。但是该方法在操作上的困难会削弱其数据的信度。本文最后对有可能使用该方法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2年04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傅常青
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审视和分析前苏联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丧失 ,其决定性原因之一是未能很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 ,要想巩固和加强自己的执政地位 ,就必须做到 :一是要制定符合人民意愿的政策和策略 ;二是要在努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三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让人民真正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 ;四是要大力根治党内的腐败现象 ,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只有这样 ,党才能团结和领导人民 ,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
2002年04期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李毅
五四运动前期 ,青年毛泽东继承了理学唯心主义和康德先验哲学 ,以探求“宇宙真理”为核心 ,形成了圣贤创世的历史观 ;在五四运动中 ,他从积极方面接受实验主义哲学 ,强调“踏着人生和社会的实际说话”,“研究实事和真理”,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虚思想”;待到主编《湘江评论》时 ,他进一步总结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经验 ,明确地肯定物质生活的重要性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这表明他的思想已开始从思辨的领域转向实际。实现这种转变有客观方面的条件 ,也有主观方面的条件。其主观条件也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 :他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了解人民群众的力量 ;强烈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 ;孜孜不倦地探索真理、追求进步、不拘泥教条。
2002年04期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龙治刚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为出发点 ,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改革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 ,即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 ,就能更好地解放生产力 ,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新的思路 ,新的理论 ,新的观念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它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和升华 ,又是引导改革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指南。
2002年04期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姚嘉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是人类进步的历史潮流和必然趋势。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反复较量竞争的曲折过程。虽然当前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但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赶超机会。中国在 2 1世纪最大的机遇就是经济全球化。中国必须以积极姿态迎接挑战 ,趋利避害 ,发展经济。
2002年04期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张晓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也提出了加强道德建设的紧迫要求。市场经济发展本身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基本道德准则。建立社会主义法制 ,以规范市场经济活动 ,这与道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在新世纪中 ,要以加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建设为重点 ,逐步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我国近期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 ,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2002年04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李耀飞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及终生教育理念的形成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渴望提高文化素质、掌握外语技能。近年来 ,成人外语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办学层次有所提高。在新形势下 ,如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为国家培养素质较高的成人外语人才值得人们深思。笔者结合西安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工作实际 ,进行了一些探索 ,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2002年04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余立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那些人才更有用武之地。本文针对我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 ,从完善评价制度、创造良好校园环境、繁荣校园文化、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2002年04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王钜春
加入 WTO对中国图书馆业的影响与对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的影响有相同之处但更有不同。我国图书馆的公益事业属性 ,决定了加入 WTO对图书馆影响的特殊性。
2002年04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吕文利
阅览室是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重要阵地 ,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读者的借阅兴趣及文献资源潜能的发挥与利用。作者结合阅览工作的实践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根据自己的专业设置及读者需求 ,对现有阅览室的形式及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与重组 ,以适应新时期阅览工作的要求 ,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2002年04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缪庭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有三对矛盾困扰着英语教师 ,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减负与作业。这些矛盾不断斗争 ,促进事物发展 ,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始终。正确认识它们有助于教学改革 ,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剖析矛盾的内容实质 ,揭示矛盾的发展规律 ,提出处理矛盾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要求。结论是英语教师要充当新生事物的促进者 ,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
2002年04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楚双志2002年04期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本期数据